近日,由广州市民政局编制、广州敬老院直属单位牵头的国家标准《养老院认知障碍老年人护理指南》(GB/T 46401-2025)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从地方实践到国家标准,广州构建了涵盖筛查、评估、干预、护理、家庭支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成为全国护理残疾照护服务的“样板工程”。 首个成人认知障碍护理国家标准,填补行业空白 2023年,《养老院痴呆老人起名指南》正式立项立项,承担了编制全国首个失智老人照护服务国家标准的任务。养老院的智障人员已分配到广州。 该标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经验,系统规范了护理流程、服务内容、人员设置和环境,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标准明确以“全人护理”为核心,提倡个性化、持续性、协同性、安全性服务,推动护理理念从“被动护理”向“主动支持”转变,引入多种非药物干预方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广州市同步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推广生命单元护理模式,建设认知障碍护理床位,建设7个痴呆护理支持中心。相关工作纳入2024年市人大重点建议和群众办实事项目。 德韦洛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广州模式” 作为指南的主要起草单位,广州敬老院自1994年起率先提供残疾护理服务,形成了“科普-筛查-筛查评估-理想干预-机构护理-社区-家庭-家庭-医养-医养-医养”的全链条认知障碍护理服务体系 在医院内部,该市护理院建设了全国第一座认知障碍护理大楼——慈慧楼,通过模拟家庭场景和刺激设施,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在社区层面,我们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日托和家庭培训,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政策引导+人才支持带动服务体系落地见效 目前,广州已建成认知障碍护理床位5091张,超“十四五”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实现从“一个养老”到“一个养老”的转型升级。 据介绍,下一步,广州将继续深化认知障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标准、人才、技术、服务“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打造全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广州模式”,为应对国家统一战略基础的积聚和统一力量贡献广州智慧。 (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 | 张子柔) WS68EF56CFA310C4DEEA5EC6F5 https://gd.chinadaily.com.cn/a/202510/15/ws68ef56cfa310c4deea5ec6f5.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表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网)所有。ia(北京)有限公司)专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