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晚上,杭州师范大学的夜空闪烁着璀璨的灯光和雷鸣般的掌声。一场以“甘浙好甜,糖糖艺术走向未来”为主题的文化节在此上演。它像一座绚丽的桥梁,让钱塘江南的美景与理潭雪域的豪情深深地拥抱在一起,共同续写“浙川山海情”的新篇章。 战略引领下深度共鸣 “山海和谐,堂堂同行”文化亲家访是国家对口支援战略在文化领域的生动注脚,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钱塘、里滩,远山近海,水乳交融。多年来,两地不仅有合作既融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硬件”,又深深融入了文化交流、情感认同的“软件”。本次活动由中共钱塘区委、杭州市区人民政府和荔潭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旨在通过文艺载体呈现两地文化精髓,用文化陶冶人心,用情感凝聚共识,为民族团结发展事业注入澎湃动力。 高原韵味与江南风雅的激情碰撞 那天晚上的一幕是一场跨越地理、时间和空间的壮观邂逅。理潭县仙河艺术团呈现的“踢踏”舞蹈,以铿锵有力的立足点敲击雪域的脉搏。舞蹈势不可挡,节奏高强度,立刻忽略观众;钍女子舞蹈团《力坛Boom》融合了藏族服饰的传统美感,舞蹈节奏完美融合,讲述了藏族女性坚如雪山、温柔如格桑花的独特举止,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天空之城的辽阔与圣洁。 来自钱塘的回声同样令人心酸。钱塘区文化中心李谦的歌曲《欢乐山歌》,旋律如江南潺潺流水般温柔,缓缓把水乡人民幸福生活的画面,令人陶醉。杭州师范大学博雅舞蹈团表演的街头舞蹈《永远年轻》用青春的呐喊和爆炸性的节奏展现了当代青年不负时代、追求梦想的无尽活力和信心。 当高雅的藏语和软糯的吴语在舞台上交相辉映,当古老的锅庄舞和时尚街舞同台表演,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更是两种生活状态的相互致敬与融合。这种独特的文化对话让每一位观众深刻体验到文化多样性所迸发出的惊人之美和无限创造力。 四城探亲,编织立体文化交融网络 据悉,此次探访这个文化大家庭特别策划了四场演出,旨在构建全覆盖、全民参与的文化传播体系。继杭州师范大学首演后,活动热情将持续体现钱塘区的主业、精彩街道、原住民社区,形成“学校领导-企业协同-街道响应-社区扎根”的立体传播网络,确保这个文化节的余辉可以触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未来已来,让我们共同描绘堂堂合作新蓝图 这次文化访问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一场精彩的表演。成功地为两地文学工作者艺术搭建了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高端平台,为今后长期合作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展望未来,钱塘、理潭同意在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旅游资源联合推介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共同开启互利共赢的新时代。 “文化是一座看不见的桥梁,却能连接最遥远的心。”理潭县相关负责人深情地说:“我们会以此为契机,我们愿与钱塘兄弟走得更近、更近,共同推动两地文化园林的发展繁荣。” 山海同诗,湖塘同韵。此次千里文化之旅,不仅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也在浙川互助史上留下了浓浓爱意的光辉印记。通过最美的文学艺术桥梁,钱塘人民和理潭人民可以走进彼此的世界,了解彼此的故事,从而建立更深的信任、更牢固的团结。未来,两地一定会携手努力,在文化合作的康庄大道上谱写出更加动人、绚丽的乐章。 以上内容为宣传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消费建议。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